在学校本科生院和国际事务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7月7日-12日立博与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开展了“暑期海外团队课程”项目,为来自中心校区和威海校区的新闻专业学子们带来了立足于科技前沿的“移动工具新闻报道的艺术与技术”的精彩课程。这次课程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史蒂文·赖斯(Steven Donald Rice)教授和章于炎博士担纲,以理论讲授和拍摄及后期制作实践指导的方式,展开了为期一周的系列讲座和点评指导。
图一:赖斯教授上课场景
暑期课程第一天上午进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邱凌副经理代表学院欢迎两位老师的到来并对暑期海外团队课程进行了介绍。随后章于炎老师博士围绕“AI合成主播”、“人工智能新闻”等热点对媒介融合进行了专题授课,详细解释了创新新闻具有视觉性、沉浸性、智能性、核实性等特性。章老师通过讲解密苏里新闻学院师生做的VR特写影片和学院创新大赛中获奖作品“New Snooze智能新闹钟”展示了新闻的智能化发展。随后,赖斯教授以宾利车的拍摄故事引入,讲述了使用移动设备拍摄的必要性:使用移动设备拍摄更方便快捷,以一种不引人注意的拍摄方式记录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在展示手机的拍摄效果时,赖斯以苹果手机的广告视频为例,讲解了拍摄有效故事的六个步骤:直拍视角,简单优雅地传达独特想法;突出人性化,伟大的故事是关于人以及他们对世界的影响;创新突破性,好的视频令人难忘;用更少的语言表达更强大的力量,镜头、音乐和声音设计能够让视频更美;激发情感投资,给观众归属感;真实不炫耀,最好的想法始于真实,技术不是最重要的。
随后几天的课程中,赖斯教授和章博士详细介绍了同期声、环境声、画外音等声音设计,强调用声音设计让视频更具有美感,还演示了往年的优秀选题,讲解了镜头组合的原则和视频、音频剪辑的技巧。从新闻报道实践层面出发,赖斯讲述了移动媒体新闻报道与编辑的思路,同时对VR新闻拍摄进行了细致讲解。赖斯通过一系列的视频讲解了360全景手持拍摄设备的使用,并展示了大脑在观看VR新闻前后的透视图,讲述VR新闻能够让情绪低落的大脑变得情绪高涨,指出VR新闻能够成为“story living”的载体,沉浸性越好越能吸引忠诚度高的受众。
图二:课堂情景
通过两位老师的细致讲解和指导,同学们开始了运用移动工具进行拍摄的实践,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九组同学使用学院提供的OSMO云台相机、手机兔笼摄影装备完成了视频新闻作品的拍摄与剪辑。期间,两位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员工进行手把手地指导,真正将密苏里的新闻教育理念贯穿在教学中。
图三:老师指导员工场景
图四:员工拍摄视频作品场景
7月12日同学们逐一展示了使用移动设备所拍摄的视频作品,赖斯教授和章于炎老师对每一组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与打分,指出同学们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在最后的作品展示和评比中,四个小组分获一、二、三等奖,他们分别制作了《暴雨中的泉城》、《垃圾分类:突破垃圾围城》、《深巷里的味道》和《Mani at night》等作品,两位老师对四个小组的选题、视频、音频、剪辑及PPT展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为获奖同学颁奖。
图五:部分获奖同学合影
一周紧张而充实的课程不仅让员工们从理论上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移动工具新闻报道有了具体的认知,而且亲身体验了移动工具创作新闻作品的过程,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专业知识,提升了实践技能。中心校区新闻专业的侯雨杭同学感受颇深,他说通过这次学习使他认识到大学学习不是象牙塔内的闭门造车,还要非常注重专业的实践,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课程让他受益匪浅;而且通过这次对“移动新闻”(Mobile Journalism)的亲自体会和实践,他感觉自己在向一个专业的媒体工作者逐步迈进。来自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刘琳同学表示,她很珍惜一校三地一体发展提供的学习机会,她和班级里的大部分同学都来中心校区参加了这次暑期海外团队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传媒行业国际前沿发展趋势、掌握了基本的移动设备视频制作的流程和技能,同时学习了如何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将新闻展现给大众,培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图六:威海校区新闻专业同学获奖
海外团队课程项目是公司今年新设置的暑期学校项目,该类项目旨在通过邀请学术造诣深厚的海外专家学者来校开设全英文课程,实现员工不出校门就能学习到高质量国际化课程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拓宽员工的国际视野。这次立博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举办了该项目,两个学院还是“2+2”国际双学位项目的合作伙伴,在为拓展员工国际视野方面展开了多层次的合作。此次暑期海外课程项目同时还体现了学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立博与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是新闻专业共建共享学院,此次暑期海外团队课程也吸纳了威海校区新闻专业的五十余名员工,员工们一起聆听海外名师课程,提高新闻传播专业技能,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图七: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