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晨报社编委、视频中心主任孙银峰应邀来到立博app官方网站中心校区向2020级的同学分享《我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背后的凡人英雄故事,为同学们带来了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课堂。
孙银峰,主任记者,1984年8月出生,从业13年。曾获得山东新闻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二次,赵超构新闻奖多次,大众新闻奖多次。2008年至2015年一直从事时政新闻报道,2013至2014年担任省派第一书记,2015年至2018年从事财经部和策划部工作,2018年9月至今,于融媒体视频中心工作。
今天分享的故事主角是李继德。他1935年出生,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木李镇三圣村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当时的部队是45师135团,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战友。1935年出生的他,1951年虚报年龄参军。黄继光牺牲时,李继德就在离他50米远的地方,亲眼目睹了黄继光牺牲的过程。
他曾与黄继光有过约定:谁如果牺牲了,另一个一定要给牺牲战友的家人送信。
在黄继光牺牲后,李继德负伤回国,退伍后回到了家乡。因为种种原因,李继德一直没能履行给黄继光家人报信的约定。一晃就是60多年。
2015年,鲁中晨报对李继德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并帮助下去到了黄继光的故乡,实现了老人对英雄的承诺。
课程伊始,孙银峰为我们讲解了凡人英雄李继德的发现过程,以及“我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系列策划,他们用了《我在被窝里教黄继光说话》《让我们帮烈士战友了却心愿》《诺言无声》《用我残生去证明英雄不死》《兵魂不死--情同手足--情真意切--情满中江--情同一家--情动九州》《老兵要回部队站一班岗》《老兵归队--精神永存--再穿军装--英雄不朽》等等系列报道,取得了各大媒体的关注,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
接下来,孙银峰为同学们播放了纪录片《我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30分钟不长也不短,影片却让许多同学泪流满面,深深地沉浸在李继德与黄继光的故事当中。放映完毕,他为我们讲解了如何策划中江之行、纪录电影的出台、制作过程等内容,并提出了几点对影片不足的反思。
第二部分,孙银峰为同学们分享了他眼中的李继德。曾经,他也对李继德的故事有着质疑,然而通过不断挖掘才发现李继德是一个凡人英雄。他说:“他是一个普通农民,可是他却有一颗不普通的心。他深藏功与名,他不知道流量时代的可怕,可是他却无所畏惧。”
第三部分,孙银峰讲述了他如何刻画李继德。首先,刻画李继德,在黄继光的光环下很难,而他贴近李继德,走近李继德,用人物的鲜活和表情动作打动人。他告诉我们:“无论是人物通讯还是纪录片,离开真实就没有善,也就没有美。”其次,他指出,真实性决定了唯一性,纪录片有两个不可动摇的根本,即真实性、时代性。好的纪录片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的痛点和关注点,以及表象背后隐藏的逻辑事实。情感价值的展现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第三,孙银峰认为,纪录电影保留了故事的原汁原味,衡量一个好故事的标准应该是深刻、生动和感人。第四,他还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并说:“采访的时候角度要平视,最普通的视角也是最难的视角,大家应该有这种感受,你带着作业采访时候,往往有先入为主;第二是平视人、平视生活、平视社会,不可以抹杀也不无意义拔高。”
第四部分,孙银峰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悟。从责任角度,他说,新闻工作者要有职业责任,更要有做人的责任;从感恩角度,他感恩鲁中晨报给了他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他说:“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才会有一个平视的视角,才会正确发现身边的美,才能不断对自己的认识进行修正和纠偏。”;从信仰或追求角度,他说:“在座诸位都是新闻科班出身,未来的新闻事业、媒体融合需要你们这代人去创造,当然我还有青春的尾巴,我也热在其中,乐在其中。”
最后,他动情地告诉同学们:“愿我们都能始终保持新闻理想、热情与激情,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把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的故事讲好,共勉!”
本次分享由刘明洋教授主持。
(文/冯瑞希 图/吴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