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午,立博2023年秋季学期“业界精英进课堂之我所经历的新闻故事”系列课程第十五讲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113d教室举行。新黄河客户端总编辑、济南时报总编辑,山东经济观察报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主任记者赵治国担任主讲人。
课程伊始,赵治国对课程主题中的“金字塔”进行了解释。“金字塔”作为新闻的“原教旨主义”的代表,在新闻传播学科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写作的经典。他坦言:“现在的媒体信息平台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作为一个记者或是一家媒体,要以做“金字塔尖”上的记者或媒体为荣,保持内容建设定力。
随后,赵治国用交通指示牌的例子,提出在新媒体的浪潮下,新闻业需要回归,回到新闻生产、传播的路径上来,回归内容建设本身。他指出:“‘内容为王’并不过时,优质的内容原创依旧是稀缺资源。阅读价值的回归胜过碎片化的炒作。”随着传播渠道的彻底革命,中间链条不断减少,媒体制作出的内容可以直接“抵达”受众。赵治国举出2011年山东动车脱轨事故中,记者奔赴现场的照片,指出在网络发达的当代,记者理应同样有着到达现场的能力,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制作出首发原创内容。
赵治国认为,优秀的新闻记者应当是博学多思,知识储备身后,一专多能的学习型人才,他们永远掌握社会新知,有着大局观、大视野,肩负着职业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他说:“时代永远是往前走的,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光荣。”他并不认可同学提出的大学学习就是“纸上谈兵”的论调,认为大学建立的是知识的底座,在后续的工作与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对时代感的认同。
从职业素质上来说,赵治国用“找对人”“问清事”“写好稿”“传播好”四个词语进行总结。他坦言:“在这样的时代做记者,我们需要的是冷静、清晰的大脑和独立、成熟的价值判断。”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能说、会写、会采访、会拍照的记者基本能力已经不适合变化的时代。全媒体记者呼唤着视频直播、文档搜集、数据挖掘等新能力的精进。
媒体要遵循新闻专业主义,信奉事实而不论左右,遵循新闻规律,以新闻价值为判断标准,保持对新闻的专注和专业精神。他举出阻止自家记者前去采访“武功大师”马保国的例子,指出要增强新闻价值挖掘能力。随后赵治国讲述了他自己所信奉的新闻理念,认为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指出独家和原创才是核心竞争力。“独家内容,独家任务,独家细节,独家观点,独家进展”都是媒体可以着重跟进的内容。他说,记者要做“好事之徒”,抓第一落点,第一疑点,第一观点,时刻保持对新闻前沿和新闻热点的掌握与了解。
在自媒体时代,记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搜集材料,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赵治国举出对“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其人的搜索过程的例子,指出媒体通过快手号寻找到当事人,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他说:“第一次去采访到就是金子,之后就是沙子。”他向同学们讲述了“六度理论”,展现新媒体时代寻找到目标人物的容易程度。
他向同学们展现了新闻的四个层次,指出优秀媒体是一个不断向读者提供告知式新闻的行家里手。而挖掘式新闻,虽然有着巨大的采访成本与影响成本,而且可能会带来危机,但最后的结果却往往能引发社会的尊重,从而提升媒体的影响力。他举出新黄河客户端参与过的安阳狗咬人事件和天通苑软肋事件的案例,体现出媒体的魄力与勇气。
赵治国提出了将来媒体发展的三条路径:“以优质原创内容和深度调查报道作为影响力构建的核心竞争力,以全网全平台矩阵分发作为传播力和传播渠道建设的重心,以技术赋权,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再造新闻生产流程。”要做好原厂内容优势的网络转化,做强原创优质内容,捍卫主流媒体阵地,努力做好新闻的首发军团,谢绝做信息的“二传手”。
在课程的最后,赵治国用自己写作的书中的文字作结:无论抵达现场多么艰难,事实真相多么稀缺,“讲真话,用事实说话,还原真相,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共识”。他鼓励同学们坚持新闻理想,通过学习新闻传播学科,提高媒介素养,成为优秀的人才。
文:刘俊伯
图: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