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成果  >  成果  >  论文  >  正文

立博俞凡教授在权威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研究论文
来源:立博   时间:2021-04-06   点击数:

近日,公司俞凡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权威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CSSCI)(2021年第3期)发表题目为《“济南惨案”中的中日舆论战——兼论北伐统一前后蒋介石之舆论观》的学术研究文章。

在史料收集阶段,俞凡教授对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所藏与济案舆论相关的日文档案进行了细致爬梳,并结合“蒋档”“国民政府档案”及英美外交档案等材料,形成了总量近30万字的档案史料。在行文成稿过程中,俞凡教授曾放弃一稿,重新梳理思路、整合材料,试图解释“舆论如何影响政府决策”这一问题,对文章进行不断的推敲与修订,经过几轮审核和修改之后,最终得以发表。

该论文从国际舆论战的视角审视中日两国在“济案”中的表现,认为日本增兵山东的决定乃是济案国际舆论突然转向的原因,来自欧美各国的批评使日本当局承受了一定的舆论压力,但真正对其产生即时打击的是由于舆情而导致的金融市场动荡。中日双方在宣传实力与舆论意识上的巨大差距,使得中方在这场舆论战中一败涂地。

俞凡教授在文中也强调,济南事件促使日本继续强化其建立的舆情处理体系与机制,大大提高了舆论宣传工作在军队体系中的地位。对中方而言,蒋政府意识到了舆论的重要作用,由此他开始谋求在国内建立以他的判断为中心的舆论一律体系,并开始在其后的中日争端中有意识地利用舆论作为对日施压的工具。双方的这种策略一直延续到了后来的“九一八”与“七七”当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济案”是“九一八”与“七七”中中日两国国际舆论战的一次总的预演。

俞凡教授是公司于20187月从中国海洋大学引进的齐鲁青年学者,自20187月入职以来,俞凡教授已累计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权威及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包括:《试析报人在抗战“和谈”中的角色与作用——以“张季鸾——神尾路线”为中心的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2期);《榜样的建构与消解: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张季鸾与<大公报>形象流变考察》(《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10期);《榜样的力量何以无穷?——以雷锋形象变迁为中心的考察》(《现代传播》,2021年第2期)。